茶树对茶小绿叶蝉为害的响应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145-154]
开花植物CO/FT分子途径的生物学功能和分子进化
[155-163]
芽孢杆菌(Bacillus)FJSC01对烟草土传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及其鉴定
[164-169]
香根草对扑草净胁迫的响应和去除效果
[170-177]
原产地与入侵地椰子织蛾遗传分化特征
[178-183]
辨形疏果和水分调节对‘度尾文旦柚'果实裂顶的防控效果
[184-190]
四季栀子的生物学特性及亲缘关系
[191-197]
以4-叔丁基环己醇为内标物定量分析茶叶的香气成分
[198-205]
沙质海岸基干林木麻黄幼林模拟抚育预测
[206-215]
基于GC-MS的福建柏萜类挥发物及其器官差异分析
[216-222]
遮荫对福建柏幼苗生理特性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223-229]
坡度和坡位对巨龙竹发笋成竹及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
[230-235]
基于转录组的百香果ARF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236-243]
木薯MeGalt1基因克隆、在采后生理腐烂过程中表达分析及载体构建
[244-249]
大豆溶血磷脂对1~21日龄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脂类代谢的影响
[257-263]
接种蚯蚓与添加凋落物对杨树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264-269]
黄曲霉中pyrG筛选标记循环利用的方法
[270-275]
3种食药用真菌固体发酵对苦荞营养成分、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276-282]